为什么外资游戏公司在中国纷纷折戟沉沙?[多图]
2016-09-24 14:41:47 小编:mj 我要评论
时间倒退五年,我们能看到外资公司的黄金时代——育碧上海和维塔士的规模达到500人左右,2K中国也接近400人。育碧中国与2K中国积极地参与3A大作的制作,美术外包也如火如荼——只要拿出一个《剑灵》Demo,人脉广大的老美术就会介绍哪些是英佩(原Epic Games中国)做的,哪些是维塔士做的。一个大型项目,养活几百中国美术毫无问题。
2011年维塔士在中国游戏外包大会
但这些年来,中国的外资公司显然走了霉运,以至于我们随手就能列出一串名单:大的有Gameloft,东星,2K,Zynga,Gree,小的有Glu,麻辣马和游道易上海。那些还活着的外企,也坏事频传,Dena裁员,Crytek欠薪。原先外企在游戏从业者的眼里,虽不多金,却也管理规范,工作稳定。那现在发生了什么,让这些外资在中国遭遇滑铁卢?
去年年底,2K中国的上海和杭州工作室解散,业内唏嘘一时,但其实2K中国从三四年前就连遭背运:先是做NBA2K系列的小组从2K China脱离,抱紧洋上司大腿成立VC China,吃独食去了;之后总部砍掉大量工作室:2K捷克,2K波士顿,2K澳洲——直接影响到2K China拿不到内包项目。
于是工作室勒紧裤带转型准备自研,和盛大合作推出《无主之地OL》,因为几次测试均不理想,最后于年底被总部解散,曲终人散。
2k中国参与了大量Bioshock 2的美术工作
2K China虽然不幸,其遭遇却颇为典型。这两年外资在国内遇到的坎,无非是:上游水量缩编,下游开荒不利,再加上默默在背后作用的成本因素,构成了外企难以逾越的三重门。
多年前外企纷纷来华做“内包”业务,一大原因是人工便宜,现在这个“便宜”则要打上引号。以五六年前以3D美术人员来说,入行价2500~3000,两年后大约可以到5000~6000,现在变成入行5000,一年后7~8k;高端人才的价格只会更高。而且随着汇率的变化,此消彼长,老板付出的美元也更多了。
就绝对值而论,当今的中国游戏界,不仅市场规模世界拔尖,人工成本也在逼近全球发达水平。对比日本,本科程序在传统游戏公司13k,手游暴发户则20K。虽然新手价格高些,但外企加薪幅度小于我国行业,到最后制作人和总监的年薪也就30~50万人民币,和国内差不多扯平。
-
皇上冲冲冲10MB 益智休闲
-
丰饶之角不可思议之物居住的小镇352MB 益智休闲
-
Paper.io 255MB 益智休闲
-
奥特曼全明星编年史16MB 动作游戏
-
三国战云353MB 角色扮演
-
The Room Two 益智休闲
-
Infinity Ops443MB 策略经营
-
龙之刃3D129MB 角色扮演
-
西红柿首富3MB 角色扮演